古代君王为什么自称寡人-利来w66
- 01
警醒自己德行浅薄
寡人是古代君主、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,即为寡德之人,意为“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”。中国古代讲究“以德治国”,君主这样子城市为了警醒自己德行还不够好。
古代帝王的自称很多,最常见的就是朕,其次是寡人、孤、不俗等。
朕字的本义为舟缝,由此引申为迹象、征兆,凡言朕兆者,谓其几甚微,如舟之缝,如龟壳之裂纹也。在秦以前,不论尊卑,皆自称朕,比如屈原《离骚》中说“朕皇考曰伯庸”,《诗经.大雅·韩奕》中说“无废朕命”。秦始皇之后李斯建议秦始皇将朕定为天子的自称,取“天下皆朕、皇权独尊”之义,从此普天之下,除了战乱分裂,只有皇帝一人能自称朕。
春秋时期诸侯王可自称寡人,比较弱小的诸侯王自称孤,而周天子自称“予一人”。战国秦西汉时期,各地诸侯王仍称寡人,比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不?”到了东汉末年诸侯王就习惯自称孤,比如《三国演义》中曹操为魏王,常常自称孤,而孙权称帝后仍自称孤。
南北朝时期自称寡人或者孤的都很常见,唐以后自称寡人的就很少了,唐朝诸侯军阀朱滔、王武俊、田悦、李纳联合对抗朝廷,各自称王,更多的是自称本王,盟主朱滔自称孤,王武俊等人自称寡人,唐之后往往皇帝才敢称寡人。
为什么古代君王和诸侯王要以寡人自称呢?
古代的观念认为君主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,所以皇帝自称天子,而古代讲究“以德治国”和“以德配天”,也就是说上天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,所以君王要是失德便会失去尊贵的权力地位,所以自称寡人是君主的一种谦称,自谦德行很少。而帝王自称孤,并非指天下就自己一个,感到孤单,意为特立无德能。
声明:本篇经验系酷知网「 www.coozhi.com」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- 美食佳饮
- 游戏数码
- 休闲爱好
- 生活家居
- 健康养生
- 运动户外
- 职场理财
- 情感家庭
- 母婴教育
- 时尚美容
- 名字百科
- 酷知科普
- 酷知体育
- 全部分类
点击排行
- 内衣小了怎么改大的方法
- 小伙伴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,要是突然发现内衣小了。这时候不想重新 [ ]
-
2
世界最穷的国家排名
排行 -
3
油菜花粉的功效与作用
排行 -
4
什么是自由职业
排行 -
5
菠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
排行 -
6
友情祝福语简短独特
排行 -
7
周末祝福语
排行 -
8
怎么去除脚臭
排行 -
9
执业药师报考条件
排行 -
10
结婚祝福短信
排行
热点追踪
- 怎么判断甜胚子坏没坏
- 怎么冷冻保存香蕉
- 怎么洗掉草莓上的柳絮
- 如何成为创造型人才